为切实提升师生应急避险与自救互救能力,在第36个“国际减灾日”来临之际,福建建筑学校策划开展“演练+宣讲”双轨并行的系列活动,将灾害防护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,为全校师生筑起坚实可靠的安全屏障。
公寓演练“实战化”:警报骤响,全员秒入“应急状态”
“警报不是演练,安全没有彩排!”10月10日,3号楼女生公寓内的“地震预警”信号打破平静。听到提示后,同学们没有慌乱,立刻遵循“下蹲、护头”的防护要点,在宿舍寻找安全空间;待“预警解除”指令发出,大家迅速弯腰低姿、手捂口鼻,沿着墙壁避开楼道拐角,在老师和学生干部的指引下快速撤离至楼下集结点。疏散过程高效有序,充分检验了师生的应急反应能力。
主题班会“趣味化”:知识宣讲,轻松掌握“避险技巧”
“把知识学进脑子里,把安全握在掌间!”演练结束后,各班级同步开展“国际减灾日”主题班会。班主任们打破传统说教模式,通过播放防灾短视频、展示图文PPT、组织“模拟避险小情景”等形式,将地震、火灾等灾害的成因、危害及自救方法拆解成易懂的知识点。同学们在互动问答、情景模拟中主动参与,把“该躲哪里、怎么逃生”等关键信息牢记于心,安全意识在轻松氛围中得到强化。
安全防护“常态化”:以练筑防,持续守护“校园平安”
“日常多一分准备,危险少一分伤害!”从公寓实战演练到课堂趣味宣讲,学校以多样化活动为“国际减灾日”预热,既让师生掌握了实用的应急技能,也让“安全第一”的理念深入人心。未来,学校将继续把防灾教育融入日常,通过常态化演练、多样化宣传,为全体师生的学习生活筑牢安全防线。